当前位置:首页协会信息工作动态

社会帮教工作动态2011年增第6期
发表日期:2011/12/14  阅读:2105

(总第91期)

上海市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                            2011年12月14日
                                                

探索社会管理创新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
——市人大常委会领导、人大代表视察市协会“中途之家”

  2011年12月6日上午,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云耕、常务副主任王培生率部分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市人大代表30余人,在市司法局党委副书记李和平、市矫正办主任朱久伟等陪同下,先后来到市协会“新航驿站”、洪智中心“中途之家”视察,并与部分入站人员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学习等情况。
  在座谈会上,市司法局党委副书记李和平汇报了市司法局在市委、市府领导下,为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中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方法,进一步推进了上海依法共融、和谐共进的社会环境。
  市帮教协会理事长王元洪汇报了市协会近几年来始终坚持“政府主导推动、社团自主运作、社会多方参与”的发展思路,动员、组织全市社会帮教志愿者,按照原市委副书记刘云耕“六必”指示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服务对象的帮困解难、安置就业、化解矛盾、联手帮教等工作。
  市人大常务副主任王培生在讲话中指出:近几年来,市司法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加强创新社会管理水平,对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绩,为上海社会和谐稳定做出重要贡献。并提了三点要求:
  第一,增强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是党和国家确定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集中对社区服刑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等特殊群体的服务管理,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任务。今年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创新及管理”专题研讨班上讲话中指出,要落实刑释解教人员“必接、必送”政策。因此,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从社会管理创新的高度,重新认识做好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责职。注重体制、精神、理念、手段的创新,不断推进工作发展。上海世博会期间,“中途之家”为各区县世博期间的稳定工作做出了贡献。
  第二,认真贯彻文件精神,夯实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基础。
上海司法行政管理部门高度重视,起步早、行动快,工作推进有力,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不断完善。在工作当中找问题、找差距、找难点,尽早定方向、定措施,进一步落实中央和市委文件对接、衔接、帮扶、教育、管理等方面的规定。目前上海刑释解教人员平均数量大,复杂性高,流动性强,给安置帮教工作带来的难度不断增加。面对不断增加的上海“人户分离”人口、外省籍刑释解教人员,加强服务和管理,通过不断破解工作难点,提高规范执法、依法执法和应急处置能力,打造出一支战斗力强的执法队伍,全面确保有关的法律法规贯彻实施。
  第三,进一步整合资源,积极探索社会帮教长效运行机制。
  推动社会组织发展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中央和市委领导高度重视,作了许多重要讲话和批示。社会组织正面临发展黄金期,上海社会帮教组织、志愿者队伍和社工起步比较早,已初具规模,在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与社会管理创新要求还有距离,要进一步探索建立社会帮教工作的长效运行机制,把社会组织继续做大做强。现注册帮教志愿者13000多人,是可喜进步,但是两类帮教对象总数有5万余人,和这个数字一比,帮教志愿者还不够。要建立规范化运营、制度,还需要激励和保障机制。一方面确保志愿者能够发挥作用,另一方面要对志愿者补贴、保障,激励优秀志愿者,等等。要充分运用现代宣传手段,借助各种宣传媒体,对社会帮教工作的意义和作用进行宣传,对优秀志愿者和社工的感恩事迹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认识、理解、接受社会帮教工作,吸引更多的热心人加入到社会帮教队伍当中来。要把现有的“中途之家”、“关爱行动”、“联手帮教”等项目进一步做大做深,做成精品。
  来自基层不同岗位的5名市人大代表相继发言,方超伦代表认为,用工企业要求刑释人员所开具的“犯罪记录”影响其就业,建议对此情况作相关界定,对于表现较好的刑释人员,不要因为一张“犯罪记录”而加以否定。张雅玉代表说,长宁区天山街道在安置就业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为帮助刑释人员就业,街道向用工企业开具该刑释人员在社区表现良好等的证明,收效不错,建议推广这一做法。徐晓青代表提出,目前有关安置帮教的法律、法规正在积极制定中,建议相关的社区矫正官培训等也及时跟进。丁美珍、接正萍等代表也作了发言。
最后,刘云耕主任在简短的讲话中表示:近几年来,市、区有关部门及社会组织认真贯彻中央和市委决策部署,积极落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深入推进上海安置帮教“六必”工作,作了大量探索和创新实践,成绩难能可贵。
  刘云耕主任希望有关部门进一步开拓思路,完善帮扶政策,扶持和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为进一步推进上海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做出新的贡献!
  刘云耕主任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向为上海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中做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尤其要向社会帮教事业当中无私奉献的社会帮教志愿者、广大社工表示崇高的敬意!


 上一篇:社会帮教工作动态2011年第9期
 下一篇:探索社会管理创新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2008-2025 上海市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
上海市静安区汉中路8号501-502室 邮编200070 | 电话:021-52136503 | 传真:021-52136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