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110期)
上海市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 2013年2月28日
【综合信息】
贯彻落实《上海市安置帮教工作规定》 2月26日下午,市矫正办安帮处处长张国华等来市协会商议《上海市安置帮教规定》宣传日活动事宜,暂定4月1日为《规定》宣传日,各区县协会要全面发动,共同参与。(市协会)
提升帮教志愿者依法履职能力 2月20日,长宁区司法局会同区众扶协会、区社工站在东虹桥法律服务园区组织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业务培训。各街镇司法所、协会小组、新航长宁工作站全体社工及骨干帮教志愿者代表90余人参加培训。市矫正办安帮处处长张国华为大家全面解读了《上海市安置帮教工作规定》地方性法规。(长宁协会)
学习《上海市安置帮教工作规定》 2月25日上午,静安协会举行《上海市安置帮教工作规定》学习会。《规定》是我们具体实践工作的提炼和精髓,《规定》的出台是我们今后工作的强大支撑。《规定》的内容和精神,力求做到每个志愿者人人知晓。(静安协会)
“爱的黄丝带”艺术团走进大墙 2月27日上午,上海市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静安区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静安区文化发展基金会、柏万青志愿者工作室再一次将文化、文艺送进大墙——南汇监狱,这是“爱的黄丝带”艺术团循环演出的第三站。(市协会)
徐汇“播爱法律热线”为民解忧 徐汇区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充分发挥法律服务志愿团的专业作用,无偿为区域内的志愿者和社区矫正对象、刑释解教人员提供法律服务,建立了每月2次派驻志愿律师到区社区矫正中心开展“播爱法律热线”服务的制度,制度实行数月来,志愿律师现场咨询、接听热线10余起,解决问题 5个,举办讲座3场,现场咨询25 个。已为社区近十名志愿者和刑释解教人员释疑说法,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疑难问题,受到了好评。 (徐汇协会)
畅想工作、展望明年 1月16日,普陀协会召开了第二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理事会议,组织学习了《上海市安置帮教工作规定》,并对协会新年度的工作做了全面的规划。按照区司法局党委的工作要求,适时成立“杨兆顺安置帮教工作室”,依托工作室积极开展帮教工作。(普陀协会)
如何发挥志愿者的作用进行研讨 为壮大帮教志愿者队伍,规范志愿者的管理,嘉定区帮教协会会长王品祺近期走访各司法所,就合理扩大志愿者队伍,分层次、分类别,逐步形成规范化、专业化、网络化志愿者队伍,真正发挥志愿者的作用进行了研讨。 (嘉定协会)
【帮教动态】
真情沟通话改造 2月1日上午,静安区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在康志坚会长带领下,23名志愿者帮教老师驱车前往上海市提篮桥监狱,为静安区藉的服刑人员举行《真情沟通话改造》茶话会。2月26日,社会帮教志愿者一行9人,到北新泾监狱开展“新春帮教座谈会”活动。让特殊人群在特殊的地方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静安协会)
岳阳街道矫正对象向康佳托老所孤老奉献爱心 2月22日上午,矫正对象蒋某、顾某在司法干部、社工、志愿者的陪同下带着六大箱元宵汤圆、来到康佳托老所慰问那里的孤寡老人,今年已是第三个年头了。蒋某和顾某表示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用行动来回报社会。
一份温暖、一份情 1月21日上午在司法所所长、专职干部、社工、志愿者的陪同下,矫正人员邓某向仓桥敬老院老人捐赠了40双手套、80双棉袜以及糕点,表达了自己对老人们的关心 (松江协会)
迎春送温暖、帮教暖人心 安置帮教对象周某,今年56岁,系本市无业人员,居无定所,情绪一直处于低落消极的状态。协会小组通过就业中心多次为其介绍工作,由于其患有严重的哮喘病,用工单位无一录用,又多次为其向居委、救助所反映情况,争取到相应的帮困金额。通过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帮助,周某感受到社会对他的关心。2月4日,长宁区众扶帮教志愿者协会又为其争取了500元帮困金,周某表示:谢谢政府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我养好身体后,一定想办法争取找份工作,再也不会去重操旧业干坏事了,做个守法的公民。
帮困送关怀 温暖迎新年 程家桥街道司法所专职干部、矫正社工和帮教志愿者一同冒着严寒走访部分生活困难的矫正和安置帮教服务对象共计10人次,累计3200元。通过慰问传递给生活困难的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服务对象支持与前进的正能量,鼓励服务对象勇于面对现实,努力寻求自我突破与改变,积极融入社会。
帮困解难、确保社区稳定 周家桥协会小组春节前夕深入各小区走访特殊人员家庭。走访中发现范北小区刑释人员陈某家中的水、电线路管道老化、有导致泄漏的隐患。陈某因经济困难,无法整修。协会小组将情况及时汇报周家桥街道领导,在街道的大力支持下,居委聘请物业将陈某家中的水、电线路管道重新铺设,将破旧的房门一起修复,现在房门焕然一新,消除了水、电线路安全隐患,陈某过了一个温馨的新年。(长宁协会)
嘉定区特殊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项目正式启动 2月21日上午,嘉定区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特殊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项目正式启动。特殊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项目是区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通过公开竟标获得的福利彩票专项基金支持项目;服务对象为嘉定区12个街镇的社区服刑人员、刑释解教人员、服刑在教的青少年,经济困难的特殊家庭未成年子女及其家长。 (嘉定协会)
【关爱行动】
长宁众扶协会迎春“送温暖” 1月29日下午,在我国传统春节来临之际,长宁众扶协会为特殊对象中的11位特困人员开展了迎春“送温暖”行动,协会三位负责人共送上5500元帮扶助困金,让他们过一个愉快祥和的春节。
风雪家访、爱心助学 华阳协会小组帮教志愿者及社工冒着风雪,走访了经济比较困难的4名服务对象未成年子女的家庭,送上助学金。
受助对象十分感激,表示每年春秋两季都能得到助学金,帮助家庭缓解了经济困难,谢谢政府、谢谢志愿者。(长宁协会)
雪中送炭、暖意融融 2月7日下午,新桥镇社区矫正人员陆某在新桥、岳阳两家司法所专职干部、社工及志愿者的陪同下,向爱心结对帮困助学对象小朱送上2000元助学金,以表自己的一份爱心。自2011年1月1日开始,陆某与小朱签订爱心结对协议书,两年来共资助金额4000元。(松江协会)
关爱对象成长冬令营活动 2月17日下午,闵行区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协同区司法局团委、区文广局团委在闵行区图书馆组织开展了“书送智慧、书送温暖”关爱对象成长冬令营活动。向品学兼优且家庭困难的10名关爱对象赠送了学习用品和读书证。(闵行协会)
青浦协会开展节前关爱活动 1月31日青浦区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会长戴金龙、秘书长陈楠等前往香花桥街道、白鹤镇、盈浦街道和朱家角镇开展节前帮扶活动,给社区矫正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困难家庭送去温暖。并看望了身患尿毒症的孙某、给刑释解教人员周某读小学的女儿送去了学习用品。(青浦协会)
冬日里的一抹暖阳 2月6日上午,值此新春佳节临近之际,三星镇司法所、局矫正科、关工委联合向特殊对象未成年子女虞某送上了精心准备的礼物以及助学金。让党和政府的关怀落实到每个需要帮助的孩子身上。(崇明协会)
【慰问志愿者】
走访志愿者 徐汇协会出资近万元购买礼品,走访了常年活跃在帮教工作中年老体弱、生病或生活困难的16名帮教志愿者,送上慰问品。祝他们在新的一年中,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在社会帮教事业中作出新的贡献。(徐汇协会)
【工作交流】
帮扶促和谐 暖冬暖人心
——记闵行区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开展“暖冬”帮扶活动
又是一年元旦、新春佳节来临,区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延续往年做法,根据我区工作实际,连续第五年组织开展春节前夕的“暖冬”送温暖帮扶活动,对生活中存在着突出困难和问题的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送去温暖,将政府和社会的关怀送到困难对象的家中,真切感化他们的心灵。此次“暖冬”帮扶活动在近二个星期内顺利完成,及时解决了困难对象节日期间的生活困难,确保了元旦、春节期间全区未发生因特殊对象所引起的突发性事件。
一、领导重视 多方协力 有序开展帮扶活动
暖冬活动得到了区司法局领导的大力支持,金海民局长、范永飞副局长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协同志愿者一起装车、运送4吨帮困物资,与志愿者一起带着节日的祝福,到困难对象家中进行走访慰问,倾听他们的心声,耐心教导他们重新树立对生活的信心。一些街镇的领导也身先士卒、积极响应。譬如马桥镇领导十分重视此项活动的开展,由镇党委副书记曹宝鑫、副镇长陈锋带队,分别对困难矫正、安帮对象进行上门慰问,嘘寒问暖,给他们送去救助金和生活必需品。一些街镇还根据自身情况,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挖掘辖区资源,自筹帮困经费,如虹桥镇为8名本地户籍的困难对象每人又送上了200元的帮困金。
二、总结经验 创新做法 打造良好帮扶氛围
为使今年的“暖冬”帮扶活动抓得好、落到实处,2012年12月下旬,在区司法局领导下,区协会组织召开会议具体研究部署,商讨制定了“暖冬”帮扶活动方案,活动要求各个部门明确重点,落实责任,确定以送温暖为中心,协调一致,举社会之力抓好“暖冬”送温暖帮扶活动的工作。切实做到帮扶对象的准确性、措施落实抓细节,着力体现帮扶工作“四季如春、节日加温”的要求。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协助政府一同做好对困难的特殊对象的帮扶工作,使其安心生活,维护地区的和谐稳定。今年,考虑到年底各单位工作量较大,为切实减少各基层单位的工作压力,今年的“暖冬”活动,协会不仅为每个镇、街道、工业区把帮困物资购买好,还组织人力、安排车辆,由协会曹七弟会长带队,与协会工作人员、志愿者一起,将帮困物资及帮困金送往全区的13个镇、街道、工业区工作委员会。
三、积极行动 良好开展 扎实做好帮扶工作
通过4年活动的开展,协会及时完善活动开展中的不足,去年底,协会下发了关于做好“暖冬”帮扶活动的排摸通知,要求各单位认真做好排摸。在各工作委员会协助下,对全区的800多名社区服刑人员,2000多名刑释解教人员的家庭及生存状况进行了详尽的调查排摸。针对特殊对象数量的明显增加,今年加大帮扶面,在前几年帮扶的基础上,今年增加到120人,其中社区服刑人员72名,刑释解教人员47名,监狱服刑的特困人员1名。并确定帮扶发放标准,每人300元的帮困品及200元的帮困金。真正做到帮扶对象不遗漏,应帮尽帮,最大限度使家境困难的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帮扶名单确定以后,区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在协会工作委员会会议、理事会议等各类会议上对开展“暖冬”活动作了详细、周密的部署。
四、真情感化 心灵交流 温暖送进对象心里
活动开展过程中,各镇、街道、工业区的帮教志愿者冒着寒风,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将政府、将社会的温暖送进特殊对象的家里。困难对象郭某是一名社区矫正人员,有过前科,没有稳定的收入,加之身患重病,几年前与妻子离婚,现在与儿子两个人生活,儿子辍学在家,没有一技之长,爷俩的生活极其拮据,经常是朝不保夕。亲戚朋友因为他家的这种情况像看到瘟神一样对他们避而远之,志愿者亲自上门送温暖,让他很受感动,连连道谢。送温暖的第二天,司法所接到了郭某的电话,他说:我实在抑制不住我的感激之情,十分感谢政府、社会,想不到还有人能关心我,自己一定安安心心、平稳度过矫正期,不给大家添麻烦。刑释解教人员张某于去年6月服刑期满回归社会,目前还闲赋在家,没有固定收入,平时只靠低保过日子,女儿又在读大学,家里平时都是靠其有病在身的老母亲操持家务,一家人的生活过得非常拮据。志愿者的到来,张某很感动,他说我现在没什么可报答你们的,我想让我的女儿加入你们的志愿者队伍,让她去帮助更多的像他爸爸这样的需要社会关心的人。
五年“暖冬”送温暖活动,共帮扶对象458人次,帮困物资及慰问金共计22万9千元,社团组织承接政府项目开展帮扶活动,很好地发挥了社团特有的桥梁作用,让帮扶对象能更深地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帮扶一个对象,稳定一个家庭,平安一个社区”。在今后的工作中,协会将继续延续此工作理念,探索新的工作方式,进一步整合社会力量,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去帮助社区服刑人员及刑释解教人员,解决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闵行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