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协会信息→ “美丽志愿者”候选人

孙晓蕾 [奉贤]
发表日期:2014/5/26  阅读:3081

孙晓蕾同志先进事迹

点击在新窗口中打开图片

  2001年孙晓蕾就读于上海大学法学院。响应团市委发起“点燃生命的希望——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活动”。孙晓蕾毫不犹豫报名加入了中华造血干细胞库。不到一年就和一位浙江的男孩配型成功了。
  2002年6月,孙晓蕾住进长海医院,进行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团市委的领导和学校、学院的老师全都赶到病床前,送上了亲切的慰问和鼓励。
  2003年一次献血的机会中,上海市造血干细胞捐赠志愿者俱乐部奉贤小组的组长邀请她加入俱乐部,参加宣传造血干细胞捐赠的各项活动。孙晓蕾从此成为了一名红十字志愿者。孙晓蕾频繁登上各所大学、部队、企事业单位的宣讲台。向台下的热血青年们讲述自己当年的经历,呼吁广大青年一起加入造血干细胞库,为帮助白血病人出一份力。十年来参加宣讲四十余次,听众两千多人。有一次她抓住了乘火车上北京的机会,借用列车上的广播做宣传。影响了整整一列车的人,很多乘客都要求见她,当面咨询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信息。因为宣讲风格亲切动人,孙晓蕾受到了广大学生青年的喜爱。2006年她被聘为奉贤区红十字造血干细胞爱心大使。2010年、2011年被聘为上海市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区级四星讲师。
  2004年加入奉贤区成立了一支红十字服务队。孙晓蕾也义不容辞的加入其中。服务队的活动内容很多,参加急救培训,学习各类医学急救技巧,社区服务,为社区残疾人、老年人送温暖。 2008年汶川大地震,孙晓蕾自己带头捐款后组织自己的服务对象(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为灾区捐款,并且多次参加红十字会组织的大型募捐活动。
  在宣传无偿献血的过程中,孙晓蕾以身作则,先后参加无偿捐献全血6次、单采血小板33次。参加了东方电视台单采血小板展示节目的录制和采访。当从支教的朋友那里得知贵州贫困山区希望小学的学生缺少棉被和御寒的衣服后。孙晓蕾拿出两套崭新的被子枕头,整理出满满一箱子衣物,一箱课外书,外加一包糖果寄到希望小学。此后,孙晓蕾和一位家庭困难的女孩子结对。替女孩子支付学费,直到她毕业。2012年因志愿服务时间超过600小时,获得了“中华骨髓库五星级志愿者”的荣誉。
  2004年7月,孙晓蕾大学毕业,走上社会。尝试了企业经理助理、学校教师、公职文员等工作后,孙晓蕾应聘了上海市新航社区服务总站,选择成为一名司法社工。在中国大陆,社会工作是一项新的职业,人们只在港剧中见到过社工的身影,孙晓蕾和她的同事们是奉贤区第一批司法社工。创业的过程总是艰难的,工作思路需要探索和尝试,完全没有先例的借鉴。工作条件差,五六个人合用三张办公桌,下乡走访全靠自行车和两条腿。工作对象不配合,受谩骂吃闭门羹是家常便饭。
孙晓蕾和她的同事们坚信“有作为才能有地位”决心为社工事业开创一片天地。她们坚持以“以人为本、助人自助”为工作理念,为每一位社区矫正人员和安置帮教人员提供真挚地帮教服务。当服务对象生病住院时,自掏腰包,上门探望;当服务对象遇到心理困惑时,耐心倾听、分析解答;当服务对象遇到生活困难时,努力奔波,整合资源,力争解决;当服务对象遇到家庭矛盾时,走访家庭,排解矛盾。
点击在新窗口中打开图片  在工作中孙晓蕾坚持专业工作理念,对工作对象始终保持平等、接纳、尊重的态度。赢得了工作对象的信任。对于她来说最高兴的事情就是逢年过节收到工作对象发来的祝福短信和贺卡。
  社工工作辛苦收入微薄,很多人劝她跳槽。看着同学们或高薪或舒适的工作,她不为所动坚持留下来。不少工作对象邀请她吃饭,偷偷塞给她红包或贵重礼物,都被她婉言谢绝。实在盛情难却的情况下,孙晓蕾便提出将红包作为捐款捐赠给敬老院或其他社会公益组织,向社会弱势群体献爱心,她的建议获得了工作对象的认可和赞赏。
  在完成了本职工作之外,孙晓蕾还参加区妇联志愿者活动,为有困难的妇女同胞提供心理咨询和法律咨询。
  孙晓蕾是一个平凡的女孩,她和无数普通人一样,没有丰功伟业、没有英雄事迹。她只有一个简单的信念,坚持自己选择的道路,默默奉献便是温暖。



 上一篇:金仁宝 [青浦]
 下一篇:范辉 [奉贤]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2008-2025 上海市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
上海市静安区汉中路8号501-502室 邮编200070 | 电话:021-52136503 | 传真:021-52136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