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协会信息→ “美丽志愿者”候选人

周曙明 [闵行]
发表日期:2014/3/28  阅读:1888

周曙明同志先进事迹

点击在新窗口中打开图片  他有诸多身份,他是一名民革党员,他是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沪谚”代表性传承人、他是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他是浦江文学社副社长《召稼》文学报编辑,他就是我区浦江镇的帮教志愿者周曙明。1998年,在镇社区学校工作期间开始帮教本村的一名服刑青年小张,2008年从教师岗位退休后,继续保持着与该帮教对象的联系,努力促成其认罪伏法,老老实实接受改造。15年来,取得了一些教育效果,使帮教对象得到多次的减刑。2013年3月,小张 “假释”回乡,因此,周老师也得到了镇综治办、上海监狱警官的好评。

立志帮教   继续教育
  小张曾经在小学读书期间是周老师的学生,1997年周老师调镇成人学校工作时,小张报名参加了成人学校的厨师培训班学习烹调技艺、食品雕刻,又机缘巧合成为了周老师的学生。那年年底,恋爱中的小张头脑发热,叫了几个“哥们”去教训“情敌。”出乎意料的是教训过头,后果极其严重,把对方打成重伤,还抢了伤者的一台拷机,致伤者经抢救无效死亡,对社会造成了恶劣影响。小张及他的“哥们”,都成了“抢劫杀人犯”,锒铛入狱,均被判重刑,小张虽没动手,但他是组织者,被判无期。
周老师得知此事后,深感痛心。之前小张已经顺利通过了三级厨师考试,但是还没有来得及拿到技术等级工证书就出事了。经过几番思量,他决定延续他俩的社会角色,继续担任小张的老师——要对他施以“继续教育”,把小张作为自己的帮教对象。
大墙内外   师生情深
  1998年,小张被判无期以后,开始时情绪十分低落,感到这一生的前程全被自己的一念之差葬送了,刑期遥遥无期,毁了自己又伤害了父母,对生活几乎丧失了信心。此时,周老师就给大墙内的小张写信,教育他、鼓励他必须正视自己的现状,要他换位思考,站在受害者的角度,想想对人家,对社会造成的严重的损失。大家都是独生子女,而且都已踏上工作岗位,而这时却遭横祸……终于使他认识到‘毁了一个孩子就是毁了一个家庭’的道理。让他知道,现在在监狱服刑,其实政府就是在想方设法挽救你,让你经过漫长的脱胎换骨的改造,最终要让你成为新人。在周老师的一封封信中循循善诱的批评教育后,小张终于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定下心来,面对现实,树立起了生活的勇气。
周老师曾经在给小张的信中说道:要求他“将刑期变成学期”,努力改造,争取加分减刑。小张也振作起精神,开始“将刑期变成学期,把大墙当作课堂”的实践。
遥控帮教   循循善诱
  刚开始,周老师探监去的时候,为小张送去《烹饪技术》、《厨艺》等书,希望他不要荒疏了技艺,在狱中虽然没有了上灶实践的机会,但在技术理论上掌握扎实的话对以后还是有用的。后来小张除了温习厨艺,还报名自学“公共关系”大专学业,参加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的“自学考试。”他缺乏相应的教材,周边买不到,周老师就到市区去淘,再送到监狱。由于小张在狱中积极改造,当上了“管理员”,在为服刑犯的服务中,他自己也得到了“改造”。
不久,小张又调去从事服装生产。小张就要学习缝纫技术,为此,他要父母买服装缝纫方面的书,可是他父母无法买到,又请周老师帮忙。周老师便把女儿学服装设计方面的书籍寄给他,还到群益中学服装专业寻找,最终跑到专业书店买到了《服装裁剪》、《服装工艺》、《服装缝制》等教材,还买了钢笔本子等学习用品,让小张的父母在探监时带去。在新年贺卡上,周老师祝贺小张在过去一年里取得的进步,希望他树立“积极改造,争取早日回归社会”的信心,希望他学一技之长,将来回归社会,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2008年2月,周老师从社区学校退休,被中共浦江镇党委、浦江镇人民政府聘为镇报《浦江之声》主编后,就把每月2期的镇报、每月四次的《闵行报》,以及有关浦江镇信息的宣传册,还有自己出版的书籍寄给小张。有一次,小张的父母亲对张老师说:“怎么他在狱中,哪能对闵行区、对浦江镇的情况比伲还了解”。
当年教师节前夕,小张在给张老师的信中写到:“……被人牵挂是一种幸福,有人问候是一份温馨。您寄来的所有报刊我都看了,了解了家乡的变化……老师的这份情谊,学生铭记在心。我现在的岗位是组长兼调度,一个人带55人的一个组……我就当是锻炼的机会,学一些管理方面的技巧……”看过信后,周老师由衷的感到,小张真的进步了,付出的沉重的学费,开始有了弥足珍贵的收获。
日积月累   水滴石穿
点击在新窗口中打开图片  去年,周老师又去监狱探望,狱方特许他与小张坐在一起。小张说,看到你心里既高兴又惭愧,高兴的是见到了思念中的老师,惭愧的是相见是在高墙内,老师两鬓已经如霜了,却还在为一个不争气的学生奔走。陪同在旁的管教干部说:“小张能有这样一位老师,真的很难得。他是我们监狱里收到信件最多的一个,可以说开创了监狱里服刑犯收到信件数量的历史。”说到这里,那位警官对周老师说:“谢谢周老师,我们很需要像你这样的志愿者。”
在各方的共同帮助下,小张进步很快,一再减刑。由起初的无期改为有期18年,以后又因改造表现好、劳动分值多而得到多次减刑。2012年开始申请“假释”。2013年3月,管教部门批准小张其余的2年5个月的刑期假释回家继续完成。
  小张走出大墙后,周老师在想:小张回家后,作为一个大男人,长期呆在家里总不是办法,对他的改造也不利。所以他又为小张的工作操起了心。经过多方联系,终于使他在4月底进了上海特色茶园连锁店“清风人家”工作,让他发挥原有的烹饪技术,每月有了3000元的收入。小张高兴地说:“我一定要积极改造,勤恳劳动,踏踏实实地渡过“假释期”,然后成家立业,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劳动者”。


 上一篇:引领新航向,开拓新思路 打造社会帮教工作继往开来的新局面
 下一篇:黄士强 [闵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2008-2025 上海市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
上海市静安区汉中路8号501-502室 邮编200070 | 电话:021-52136503 | 传真:021-52136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