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协会信息→ “美丽志愿者”候选人

蒋仲德 [闵行]
发表日期:2014/3/18  阅读:2315

蒋仲德同志先进事迹

点击在新窗口中打开图片  蒋仲德同志是上海敏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几年来,他积极倡导“共创、共有、共富、共享”的企业宗旨,带领公司全体干部员工团结拼搏,积极开拓市场,把公司从单一的农副产品经营市场发展成为拥有再生资源市场、建材市场、花鸟市场等的综合市场。随着公司经济效益逐年提高,员工收入逐年增长,为社会贡献也逐年递增。2006年春节,街道劳动保障所就推荐五位刑释解教人员到敏众投资属下新安市场工作,这是蒋书记真正接触刑释解教人员的开始。自此,他对帮教对象不离不弃,把党和政府的重托,把人民的期望,化作热情,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追求,全身心的投入到帮教工作中。没有豪言壮语与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的事迹读来却感人肺腑。

帮困助学献爱心 服务社会促和谐
  在蒋书记等公司领导的带领下,公司效益年年递增,在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每年公司将盈利中的10%近50万元抽出来用于安排帮困基金,用于五助事业:助学、助老、助困、助残、助岗,为江川街道、杜行居委等170多户困难党员、老劳模、贫困户进行帮困。
  同时,蒋书记发现与这些困难群众同样需要帮助的还有社区中的“刑释解教人员”,而且江川地区刑释解教人员的数量是非常庞大的。如何教育、引导、安置好江川社区的刑释解教人员,降低他们重新犯罪的可能,使他们能自食其力,做社会有用的人,这关系着江川社区的和谐、平安,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蒋书记认为这需要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也需要每个企业、每个部门树立高度负责的精神,尽心尽职地做好工作。因此,蒋书记加入了闵行区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决心尽一己之力为刑释解教人员、为社会做一些贡献。

创用“三心”工作法 真情感化真
  2006年春节,街道劳动保障所推荐了五位刑事解教人员到敏众投资属下新安市场工作,这是蒋书记真正接触刑释解教人员的开始。如何对待这五位特殊的员工,当时可以这么选择:反正这些人是街道发工资挂编的,公司可以少管和不管,他们能帮公司做点事当是拣来的。但是,蒋书记没有这样做,他认为只有将他们教育成为社会有用人才,才算是真正的帮了他们,因此蒋书记决定要真心把他们当自己的员工来管理。
  在这五位解教人员来报到的那天,蒋书记召集公司领导班子人员与他们一起开座谈会,班子人员与他们一一结成了帮教对子,在会上,蒋书记送给每位这么一段话:“我不在乎你的过去与现在,只在乎你的将来;我不在意你目前的能力是否顶尖,但我非常在意你是否好学上进;我不会官僚主义,只会尊重你为我、为我们公司所做的一切;我会为你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关键要看你能否尽心地演好角色;我不会轻易承诺我会给你很多,但我会承诺你的付出与回报将是对等的。”这段真诚的激励话语,使这些生活在别人异样眼光中的刑事解教人员感受到了尊重,他们的眼神由麻木逐渐转为激动,流露出想要走向新岸的渴望,纷纷表示:“自己一没文化、二没技术,走出高墙、走向社会要找份工作很难,现在新安市场愿意招用我们,关爱我们,我们没有理由不干好工作。”
  几年来,通过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和帮教,蒋书记感到从中也受到了很好的启发和教育,对进一步搞好这项特殊工作有了更深的思考和体会,并总结出了帮教工作的“三心”工作方法:
  一、从事帮教工作要有耐心。要真正教育改造好一个人并不是简单地安排他工作就可以了,而要通过长期的、不间断的说服教育和引导,我们取得的每一点成功,凝聚着公司领导、员工,以及刑释解教人员所在居委书记、主任们的心血。
  二、从事帮教工作要有爱心。不少刑释解教人员都是一时糊涂或一不留心走上犯罪道路的,他们走出监狱后有自卑心理,加上社会的不理解,使他们成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我们社会应该容忍他、接受他、帮助他。可以说帮助刑释解教人员与关心残疾人事业一样是功德无量的善事,帮一个对象可以救一个家庭,保一方平安。这几年,公司为帮教对象腾出了几个工作岗位,为他们走上正路做了点滴的工作,但同时也分享了他们一步步走向新岸的喜悦。
  三、从事帮教工作要有责任心。公司对接收的刑释解教人员怀着高度负责任的态度,让他们很快融入集体温暖的怀抱,制订严明的制度和纪律来规范、约束他们的行为,没有一味迁就、放任自流,在生活上关爱他们,工作上严格要求。虽然,我们也曾碰到帮教对象不服管理或劣性不改,违反制度而被公司除名的事例,也发生过个别解聘人员与公司打官司等种种我们不能理解、难以接受的案例,但从未打消我们积极参与街道帮教事业的决心和信心。

提供岗位暖人心 家属感激热泪
点击在新窗口中打开图片  蒋书记对每名刑释解教人员像新招员工一样实行三个月试用期,并做到同工同酬,由部门负责人定期对他们的工作进行考核和评分。在这些刑释解教人员中有一位王某,从小因父亲的工作原因,与父亲聚少离多,少了家庭的管束,他就和一些社会上的不良分子混在一起,最后踏上了犯罪之路。王某回归社会后,多次找工作碰壁,使得他对生活心灰意冷了。正在这时,街道将其介绍到敏众公司,在公司生活工作了一段时间后,王某觉得敏众公司是他的最好归宿,非常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心理产生了想长久工作下去的打算,但因为先前找工作所遭道的种种际遇,使得他很怕失去这份工作,所以为了能留在公司工作,难得与父亲联系的他主动打电话给老父亲,希望父亲能出面跟公司说一下,第二天,年过七旬的父亲就特地从市区赶到敏众公司,来感谢街道领导的关心和公司的帮助,他拉着蒋书记的手说:“我儿子快50岁了,我为他操了一辈子的心,昨天他打电话告诉我很珍惜在新安市场的岗位,也很想长期留在这儿工作,我已75岁了,从未听儿子这么真诚地与我谈起工作情况,你们能使我儿子获得新生,帮了我们家庭的大忙,我真不知如何感谢你们。”

解决生活住房难 公司伸出援
  刑释解教人员就是心灵有缺陷的残疾人,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照顾和帮助。06年至今,街道劳动保障所又先后推荐10多名对象到公司试岗,其中一位是江川有名的上访户翁某,服刑期间住房动迁因他的户口不在上海,没有分到房子,回沪后只能临时借住朋友家或住在浴场,生活十分困难。翁某就住房事宜多次上访政府有关部门要求解决动迁遗留问题,要求解决其享受廉租房政策。但根据区房地局廉租房适用的申请条件,翁某不符合要求。鉴于翁某的情况不符合申请廉租房条件,但实际居住条件确有困难,在当时从世博维稳的角度考虑,避免翁某在世博召开期间做出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蒋书记及时召集领导班子商讨解决方案,最终,企业参照廉租房政策每月补贴翁某400元房屋租金,以解决其住房困难。经多次商议,翁某接受了该方案,其家人也当场表示满意。目前,翁顺国在江川租借了一房屋,月租金550元,自己每月实际支付150元,使他有能力支付房租,过正常人的生活。之后在公司共建文明年会上,他上台作了“男人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长”的交流发言,表明了自己感恩社会、浪子回头金不换的信心和决心。
  蒋书记在平时的工作中,一直对身边的同事念叨着帮助这些刑释解教人员要像帮助残疾人一样对待,他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为企业的员工作了很好的表率。2010年1月,在市帮教协会的会议上,蒋总也光荣地成为了市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的理事,这也是对他几年来从事帮教工作所倾注心血的努力的回报。
  蒋书记说道:“在以后的日子里,敏众公司将继续抓住机遇,加速发展企业,为街道困难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在助学、助困、助老、助残、助岗方面尽更多的社会责任,以此来报答街道领导和江川父老乡亲对公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上一篇:耿言三 [闵行]
 下一篇:引领新航向,开拓新思路 打造社会帮教工作继往开来的新局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2008-2025 上海市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
上海市静安区汉中路8号501-502室 邮编200070 | 电话:021-52136503 | 传真:021-52136503